以色列的野蛮力量是否已成为其外交负担?

7月 17, 2025 - 09:11
以色列的野蛮力量是否已成为其外交负担?
Array

自2007年以来,以色列对加沙的长期封锁已从一项安全措施演变为一种集体惩罚的工具和对民众进行全面控制的形式。以色列采取了系统性的政策,在经济和人道主义上孤立加沙地带。

联合国和人权观察等人权组织认为,封锁是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集体惩罚。

这次封锁并非暂时的,而是一项旨在摧毁抵抗意志和瓦解内部阵线的长期战略。

正如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OCHA)202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所述,“封锁导致加沙地带基础设施崩溃,包括卫生、供水和电力供应,并引发了一场长期的人道主义危机。”

自2023-2025年加沙战争爆发以来,战略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本报告所展现的那样,习惯于扮演围困者角色的以色列,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和外交孤立。

在以色列炮击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以西马瓦西地区时丧生的巴勒斯坦人 (社交网站)

以色列封锁工具的演变

“遏制”已从一种安全概念转变为一项全面的政治实践,其基础是控制货物、燃料和药品的流动,并限制人员流动,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是如此。

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指出,自2007年以来,封锁对巴勒斯坦经济造成的损失已超过160亿美元,这清楚地表明,封锁的目标不仅仅是威慑,而是系统性的扼杀和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控制。

以色列的封锁已不仅限于军事措施和地理限制,还发展到包括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数字监控和网络间谍活动。因此,封锁如今涵盖了对数字和金融通道,甚至网络内容的控制。

国际特赦组织在2023年发布的一篇报告指出,以色列使用先进的监控系统追踪巴勒斯坦人口的行动,包括使用“飞马”等间谍软件追踪活动人士和记者。

以色列的封锁也已演变成一种复杂的形式,其范围远不止关闭过境点和耗尽资源。以色列正在就巴勒斯坦的叙事展开斗争,试图将巴勒斯坦的叙事限制在地理和数字边界内,并依赖媒体、网络工具以及持续不断的抹黑运动。

根据马达媒体中心(Mada Media Center)202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西方主要平台已屈服于以色列的压力,禁止发布巴勒斯坦内容,并将抵抗叙事定为“煽动”等罪行。

如此一来,封锁的范围扩大到意识和感知层面,甚至巴勒斯坦人表达现实的能力也受到了威胁。

比雷埃夫斯港口工人抗议向以色列卸载弹药

通过抵抗实现威慑:改变影响力与认知的平衡

面对这一切,巴勒斯坦的抵抗运动不再仅仅是一枚导弹和一份声明。它已经成为一个智能系统,传播苦难的图像,重构其叙事,并将其传达给世界。以色列的恐惧与威慑等式已被颠覆,加沙的苦难开始纠正西方国家和年轻人的认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普及,巴勒斯坦叙事的影响力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数字抵抗内容不再是自发性的或碎片化的,而是依靠智能算法优化传播,并以独特的语言和方法瞄准西方舆论。

美国研究员迈克尔·特拉弗斯在其研究《中东数字叙事战》(斯坦福大学2024年出版)中指出:“在加沙地区涌现出揭露轰炸罪行、引发全球新认知的有影响力的视觉内容之际,以色列未能维持其受害者的形象。”

人工智能打破了以色列叙事对西方媒体平台的垄断,并将巴勒斯坦人从“缺席元素”转变为数字行动者,从而构建了不同于主流范式的话语体系。

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传统上旨在平息抵抗,并以武力实施威慑。然而,随着屠杀的持续,这种“威慑”开始在外交领域和全球公众中对以色列产生反作用。2025年6月,政治分析家达莉亚·施奈德林在以色列《国土报》上撰文称:“以色列自以为对加沙实施的战略打击,正在纽约、日内瓦和伦敦演变为一场外交失败。”

美国高校的学生抗议、大学和贸易协定的中止、大使的召回,甚至公开呼吁制裁,都表明封锁正从地理封锁转向外交封锁,以色列为它的每一次行动都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

以色列的炸弹将收容加沙流离失所者的穆斯塔法·哈菲兹学校变成了“坟场” (阿联酋媒体)

以色列在抵抗和道德质疑面前的豁免权

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已经发展了工具,从实地基础设施到集成的数字和实地平台。正如它能够建造一个削弱以色列技术优势的隧道网络一样,它也发展了媒体和社区网络,并渗透到阿拉伯和全球公众的意识当中。

根据英国查塔姆研究所2025年5月的一份报告,“巴勒斯坦的抵抗运动不再仅仅是一种军事现象,而是一个能够影响公众舆论并形成象征性影响的多维国家项目和一种新的威慑形式。”

这些转变迫使以色列应对新的威胁形式,这些威胁不仅包括火箭弹和隧道,还包括Telegram平台、内容创作者以及各种影响力网络,这些都已成为特拉维夫统治精英的困扰之源。

在被毁医院的废墟之下,旧日的神话正在消退。西方的支持不再是一张无需问责的空头支票。街头、议会和人权组织正在崛起,并向其政府提出道德质问,而这些问题正在动摇以色列的豁免权,甚至在美国亦是如此。

长期以来,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支柱,但在美国国内,对这种支持的道义和民众支持正在逐渐减弱。

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3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2%的美国年轻人(30岁以下)拒绝为以色列提供无条件的军事支持,他们认为“轰炸加沙并不代表美国的价值观”。

尽管特朗普第二届政府继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但美国国会、民主党内部,甚至大学校园和学术界的反对声音均开始施加切实的压力。

2025年4月,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撰文称:“除非以色列的军事行为真正受到追责,否则与以色列的关系将无法维持原有的形式。”

欧盟:从伙伴关系到审查

长期以来,欧盟一直是以色列的经济和政治伙伴,但最近的加沙战争却使这种关系受到了审视。欧盟与以色列大学的学术协议被冻结,欧洲议会在2025年4月召开的会议上呼吁“对加沙战争罪行开展独立的国际调查”。

尽管欧洲主要国家的政策仍然谨慎,但爱尔兰、西班牙和比利时等国的国内民众压力促使欧盟采取了更为大胆的立场。2025年5月,《卫报》援引一位欧洲官员的话称:“我们不能再掩盖加沙发生的事情,否则我们将失去我们在全球的人权信誉。”观察人士认为,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与以色列决裂,而是一种撤退的开始。其措辞温和,优先考虑欧洲利益,而非以色列的绝对豁免权。

西方人权组织也见证了其措辞的明显转变,从“关切”转向彻底的“谴责”,从而将国际问责问题重新推到风口浪尖。2025年5月,人权观察组织发布了一份题为《战火中的加沙:以色列的集体惩罚政策》的报告,并将这些轰炸列为潜在的反人类罪。

国际刑事法院宣布正在审查与蓄意轰炸医院和流离失所者营地相关的案件。根据国际特赦组织发布的一项研究,“面对记录在案的大规模违法行为,以色列数十年来享有的有罪不罚地位正受到威胁。”

这些声音不会立即改变国际政策,但它们正在重塑以色列近乎绝对自由运作的道德和法律框架。

德国柏林爆发大规模游行,人们的口号是“携手支持加沙” (阿纳多卢通讯社)

以色列的悖论:一个实施轰炸又担心被孤立的国家

尽管加沙遭受了沉重打击,但以色列仍处于心理紧张和社会严重分裂的状态。每一枚落在加沙的火箭弹都会在特拉维夫引起回响,并引发恐惧和分裂。人们对军队的信心正在消退,公众正在私下讨论:我们真的赢了吗?还是我们正陷入日益扩大的国际孤立、合法性被侵蚀的陷阱?

根据以色列民主研究所在2025年6月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48%的以色列人认为,“加沙的道德和媒体胜利对以色列形象的危害比火箭弹本身更大。”

人们的担忧不再仅仅是隧道问题,还有世界各地屏幕上播放的儿童死亡的场景,以及长期以来赋予以色列道德优越性的全球叙事的转变。

以色列分析家内希米亚·斯特拉瑟在《国土报》上撰文写道:“我们进行轰炸,并受到国际社会的惩罚。我们进行了强力反击,但却受到了道德的审判。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代价。”

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以色列的军事力量已经成为其领导层的政治和媒体负担。2025年6月,研究员阿莫斯·哈雷尔在《国土报》上撰文指出:“缺乏合法性的过度武力只会造成孤立,而非威慑。”

这给以色列的决策者带来了影响,他们在坚持果断的军事回应和担忧道德、经济和政治代价之间左右为难。鉴于当前的政治瘫痪状态且未能取得决定性的战略影响,军事机构内部也出现了一些观点,并呼吁重新评估继续军事行动的可行性。

对以色列叙事的批评

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受益于“受威胁的小国”的论调,但这种叙事在加沙地带不断涌现的种种景象的重压下开始瓦解。

媒体偏见监测组织在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西方媒体对以色列政策的批评性报道比例较2021年和2022年翻了一番。

尽管英国第4频道将加沙事件称为“无限制的报复性轰炸”,但法国《世界报》却写道:“以色列用武器对抗加沙,并用借口对抗世界。”

媒体报道的这些转变反映了以色列从受害者到责任人的地位转变。这种转变加深了媒体对以色列孤立状态的关注,并使其在非常规战斗中失去最敏感的筹码:形象、叙事和受害者身份。

未来情景与种族隔离时期的对比

正常化协议的瓦解、抵制运动的升级、国际法庭的威胁以及网络空间沦为战火纷飞的前沿阵地,所有这些都描绘出一幅开放的未来图景。

一些分析人士开始将2023-2025年后加沙战争时期的以色列与前南非种族隔离政权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已经不再局限于巴勒斯坦活动人士——西方研究中心也对此作出了回应。

今年6月,卡内基基金会发布了一份题为《后加沙时代的以色列:道德孤立的风险》的报告,警告以色列在国际机构中的地位可能受到削弱,并且可能会在中期内遭受象征性甚至经济制裁。

随着联合国呼吁暂停以色列在某些联合国机构内的成员国资格,并威胁对其军方官员发出逮捕令,以色列被孤立的局面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逼近。如果以色列与种族隔离政权的对比继续增多,以色列就将进入一个新的政治压力阶段,类似于比勒陀利亚在20世纪80年代所经历的局面。

尽管以色列曾依赖关系正常化项目作为其通往区域一体化的门户,但最近的加沙战争彻底改变了局面。

尽管一些阿拉伯国家仍与特拉维夫保持着官方关系,但阿拉伯民众反对以色列的情绪却日益高涨,安曼、拉巴特、麦纳麦和开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

阿拉伯研究与政策研究中心在2025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政权与阿拉伯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给关系正常化项目带来了道德和安全困境。”

随着战争的持续,以色列作为受害国的形象在废墟下儿童的画作中逐渐崩塌。这种轨迹的延续不仅有可能侵蚀其合法性,而且还描绘出一幅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即该地区乃至国际舞台上的权力和威慑地位都在发生变化。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