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不可征服?斯诺的观察说明了一切

7月 17, 2025 - 09:11
为什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不可征服?斯诺的观察说明了一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个伟大胜利,我们在观察者网开设专题视频节目——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一起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文/王立华】

第一部分:驱动历史转变的车轮

二十三、斯诺对红军为什么不可征服的认知

这一节,主要讲斯诺对红军为什么不可征服的观察和认识。

1936年6月,毛主席东征山西返回陕北后,接待了一位来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这次接待的作用非同寻常。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毛主席还有中国工农红军,此前主要在国际共运圈子里享有盛誉,此后却一下子突破了国内外反动派的封锁,在国内更大范围、西方国家和海外华人华侨中也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这次结成的友情,甚至一直延续到那一代人的晚年。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

斯诺是第一个进入红色区域采访的西方记者。他到上海找宋庆龄,通过秘密渠道联系中共中央,在我地下党人员的帮助下,冲破国民党政府的严密封锁,从北京出发到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他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因为心中有若干不得其解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只是他,苏区以外包括世界上的很多人也想知道。

1936年6月到10月,斯诺到红都保安,与毛主席等进行了长时间对话,还到宁夏南部的豫旺,那是红军西方野战军和国民党军犬牙交错的前线阵地,通过与彭德怀等谈话和观察,记录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斯诺回到北平后,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到11月就发行了5版,风行各国,轰动世界。在一部分中共地下党员的领导下,以复社名义在上海翻译出版了中译本,改书名《西行漫记》为掩护,不到几个月,就轰动国内和国外华侨所在地,出版了无数重印本和翻印本。此书不但在许多国家是畅销书,也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通俗读物,在全世界有亿万读者。

斯诺拍摄的经典照片《抗战之声》,小号手为红一方面军营教导员谢立全。这张照片曾出现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封面上。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

斯诺在中译本序文中说:“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语言,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1]

他记下的那些鲜为人知的事,直到今天看了都感到新鲜。我们摘要介绍那些有助于深入理解毛主席军事思想、红军队伍建设和中国革命战争发起原因和目的的内容。如果对更多内容有兴趣,可以把书找来看看。

斯诺进入苏区后,遇到的第一个中央领导人是周恩来。[2]

东征回师后,彭德怀率领红军主力西征甘肃宁夏,苏区东部面临着国民党重兵进攻的威胁。中央决定由周恩来留守东线,指挥东面各军及地方部队抗击进攻敌人。斯诺是从这个方向进入苏区的,所以在安塞县白家坪先见到了周恩来。

斯诺说,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斯诺评价说:“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斯诺拍摄的周恩来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