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反击开始,特朗普的节奏就乱了

7月 15, 2025 - 02:35
从中国反击开始,特朗普的节奏就乱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从4月2日发动震惊全球的“解放日”关税行动,到4月9日被迫宣布对部分国家暂缓征税90天,再到7月7日下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至8月1日,特朗普这一波“关税战”打的实在是有点屡战屡退。

笔者在这轮关税战第一时间就介绍了美国从建国以来的关税历史,剖析了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动机与手段。

特朗普的重要目标包括,收关税补充财政,恢复制造业传统,应对中国崛起。战术上是“极限施压”惯技,先根据各国对美顺差提出极不合理的关税税率,试图榨取各国最大程度的让步。

而中国抓住有利时机,出人意料地对美全面反制。现在已经可以得出结论,反制行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正因为中国的坚决抵抗,让特朗普的关税战美梦破灭、节奏大乱、应者寥寥,目前几乎没有值得一说的“胜利”。

尽管7月8日,特朗普对日本、韩国、印尼、泰国等14国发出信件,威胁8月1日起征收25%-40%的关税,似乎要发动第二波关税战。但此时美国的威慑力已经大降,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战果”。

一、关税战进程

摩根大通根据特朗普政府各阶段的关税动作,估算了美国实际有效关税税率。由于中国的影响特别大,不含中国的对其余国家的税率也给出来了。

2024年是拜登政府时期,其对关税战并无兴趣。美国有效关税税率只有2.3%,而且主要是特朗普上任对中国加关税的影响,对其它国家税率低到1.0%。2024年美国政府关税收入838亿美元,相比2017年有330亿美元大幅增加,但相对于3.3万亿美元的货物贸易进口额、5.27万亿美元的联邦政府收入,占比都很小。

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上台后,立即发动了关税战。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是前三的进口来源国,特朗普对中国两次加了各10%的“芬太尼关税”,对北美自贸区的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也不客气。此外,特朗普还特别重视钢铁、铝、汽车产业,对全球都加了25%的关税。

此时美国对全球的有效关税税率已经达到了9.8%,除去中国也有6.3%,都大幅高于2024年。在2月与3月就能看出来,特朗普来势汹汹、所谋者大,加关税并非为了其它谈判的战术性动作,其本身就是战略目标。

这一阶段,算是特朗普“试盘”,从战术动作看,似乎与2018年对中国开打贸易战类似。中、加、墨都未全力反击,而是如往常一样适度反击、依靠产业链韧性周旋应对,特朗普认为效果符合预期。

特朗普今年4月声称,许多国家正在“亲我的屁股”,乞求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 外媒截图

4月2日,特朗普疯狂地对全球推出了“reciprocal”关税,税率是为了极限施压不讲理胡算的。此时,美国对全球有效关税税率达到了23.1%。

根据战术意图,特朗普明显是准备从这个数值开始往下讲价。计划是,各国政府遭到打击后惊慌失措,根本不敢对等反制,害怕成为“出头鸟”。会有不少国家给吓倒,纷纷投降抢当“早鸟”,特朗普一举控场、逐个收割。4月8日特朗普在共和党筹款晚宴上发表的著名的“kissing my ass”侮辱性言论,可见他内心对这个战术的得意程度。

然而,4月9日特朗普就按下暂停键,对各国执行10%基线税率、给出90天谈判时间,是早有预谋的。之前对加拿大、墨西哥都有类似的“暂缓执行”操作,也确实在谈判后缓和了。

但这时已经出了一个真正的意外,绝对出乎特朗普团队预料:中国4月4日坚决地高调反击,对美国征收34%的对等关税。中国多年准备,等到了最好的反击时机,挺身而出。

面对这个意外,特朗普阵脚大乱,明显没有预案。特朗普按“极限施压”的套路,4月8日玩笑式地将中国商品关税提升至84%、4月9日进一步提至125%,暂时和其它国家休战,企图营造“打击中国出头鸟”的气氛。

5月12日,中美在瑞士达成休战协议。其结果说明,面对中国,在贸易层面美国的实力已经处于下风,即使加上高科技制裁,也毫无办法。从中国反击开始,特朗普对全球发动的关税战,节奏就不对了。

4月9日,美国对中国以外其它国家的有效关税降至10.7%,之后继续下降。包含中国的关税升至27.3%,但只是数字游戏,持续的时间极短。4月11日,美国政府对影响很大的电子产品豁免之后,就降到了23.2%,和4月2日基本一样了。5月12日之后,降低到了13.4%,远低于4月2日。

之后5月30日特朗普还对钢铁、铝又一次加关税加到了50%,但关注都不太多了。7月8日,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引发美铜期货单日暴涨最高16%,大幅波动。但这反而让伦铜下跌,因为这会导致对美国供应减少,对其它地区供应增多。

需要说明的是,对钢铁、铝以及铜加关税,是美国政府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授权商务部对特定产品进口威胁国家安全立案调查,并由总统决定实施关税、配额或其他限制措施。这个232条款未来还可能会动用,可能将有效关税拉高到17.5%。

至此,特朗普打关税战的手段使得差不多了。主要是两招,一个是对特定产品援引232条款加关税,不区分国家;一个是对全球所有经济体设定10%的基线关税,再对需要特别针对的国家加关税,有时还对日本汽车之类的产品专门加关税。节奏上,就逐渐加、猛加,再降下来给时间谈判,时间不够就再延长。

特朗普的这些手段,使得全球从最初的惊慌逐渐变为麻木,人们对此多少已有了一些预期。各国根据经济总量、对美进出口规模、阵营,大致会有个应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