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主动给印度出选择题:守“麦克马洪线”还是高志凯线?

7月 11, 2025 - 08:39
我们要主动给印度出选择题:守“麦克马洪线”还是高志凯线?

编者按: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媒体是中国第一时间面向世界人民发声的重要舞台,也是与反华势力交锋的重要战场。面对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议程设置”和某些国家咄咄逼人的刁难,如何巧妙化解的同时,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回应,并用文化心理上直戳内心的逻辑予以反击,中国学者高志凯近年来面对外媒的一系列精彩回答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近日,高志凯做客观察者网观学院栏目,并发表了《中美博弈背景下世界秩序的动荡与重构》主题演讲。在演讲的上半部分,他详细回顾了自己面对外媒的“案例”,总结了这些回答背后的逻辑和方法。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高志凯】

非常感谢,今天的讲座我想谈一谈中美博弈背景下世界秩序的动荡与重构。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外事答问的艺术。举个例子,今年6月初香格里拉防务峰会期间,我的好朋友、著名学者周波前大校接受了澳大利亚《60分钟》栏目的采访,对方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与澳大利亚打仗,谁赢谁输?周波老师的回答掷地有声——一定是中国赢,澳大利亚输。接着他又讲了很多他的理论,在全国引起很强烈的反响。我非常赞赏这个回答,但是我心里想,这个回答是不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假设中国和澳大利亚打仗,中国赢了,澳大利亚输了,这是中国的胜利吗?

如果姚明打篮球赢了一个7岁的小男孩,是姚明的胜利吗?当然不是。所以我们要琢磨,如果澳大利亚记者问的这个问题,也许可以有别的考虑。如果是我,我可能会这么说:

“中国和澳大利亚为什么要打仗?你说的是澳大利亚单枪匹马跟中国打仗吗?还是澳大利亚被某个大国挟持着要跟中国打仗?”

当地时间2025年6月14日,澳大利亚悉尼,美国海军“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停靠库塔布尔海军基地进行例行港口访问,旨在加强美澳两国关系。

“如果澳大利亚单枪匹马要跟中国打仗,你觉得谁赢谁输呢?如果有一个大国要挟持你澳大利亚跟中国打仗,你是不是应该用自己独立的思考来决定你是应该推动和平,还是应该去参与战争?”

我们不要去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让他自己说一下。因为这个问题的背后有对方设计的“潜台词”——如果你是澳大利亚人,听到中国14亿人的大国和澳大利亚2300万人打仗,然后中国把澳大利亚打败了,听到这个回答以后,可能直觉会告诉他,“我一定要死死抱着美国的大腿”,反过来可能会加剧对中国的敌视。

我们再模拟一个问题,如果有外媒问我们,“如果中国和美国打仗,谁赢谁输”,我们应该怎样回答?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我们国内有一个标准答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但是大家知道,中国政府从来没有主动说过“中美必有一战”,我们不想跟他们打仗,反而是最近几年美国人在世界上到处挑衅,说什么“中美必有一战,美国必胜,中国必败”。

假设你现在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或者中东一些国家,如果面对中美各自坚定地称“对方必败”,可能会很迷茫,会立刻想到,无论中国赢还是美国赢,到底应该怎么选边站呢?自己也很难做。

其实我这么多年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如果是我,可能我会这样回答这个问题:我第一个问题会反问,中国美国为什么要打仗呢?你们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第一任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写了一本书叫Destined for War“必有一战”。他还提出了一个理论叫修昔底德陷阱。但是中美必有一战这个理论,虽然对很多战争案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看似非常科学的结论,但是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忘了告诉我们全人类一个事实,他分析的战争的案例都是常规武器战争,而要把他得出的理论用在中国和美国两个核武器大国头上,这个理论是否科学?所以我会说,“我认为中美之间是有不可避免的和平”,战争不应该成为选项。我们不能老是跟着他们去说中美打仗——他挖一个“修昔底德陷阱”,我们老说可能就掉进去了。

总之,不管是有人问中国和澳大利亚打仗谁赢谁输,还是中美开战谁赢谁输,我觉得我们都不应该草率地用简单的单一的方法来回答,尤其是今年4月2日以后,美国人说他们“独立”了,“解放”了,然后发动了据说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关税战。

我们的立场很清楚——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是我们国家的政策,我在国际上谈了很多。我们中文有时候比较浪漫比较含糊,比如我说“胸有成竹”大家都懂,你觉得我是有一棵竹还是几棵竹,是一个短的竹,还是一个20米长的竹?怎么解释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我想问在座的各位,大家有没有想过奉陪到底的“底”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底”其实很复杂。当美国把关税涨到145%,我们把关税一直涨到125%的时候,商务部说,“关税如此之高,美国对华出口已经没有市场的销售能力了”——在中国已经卖不动了。在我们这个国家,把关税涨到125%,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部门部委能够做的决定,这就表示了中国这次一定要“斗到底”的决心。

美国人的底很清楚,他要把我们中国向美国的出口腰斩,然后重塑他的供应链,但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的出口他不想动,他想闲庭信步,继续向中国出口,单方向削减或者说禁运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美国指望把中国5000多亿美元的出口归零,然后造成中国民不聊生,通过这样极端的手段打击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会被他这么折腾吗?特朗普总统老是说中国会屈服,我一跺脚中国就屈服了,会屈服吗?所以我的理解,如果美国人真的要打贸易战,奉陪到底的第一个底是货物贸易双向归零——不是单向归零。

如果中美货物贸易双向归零,必然还会牵出第二个底。那就是中美的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美国顺差,中国逆差。你想,货物贸易都双向归零了,在服务贸易上我们还要承担那么多的逆差吗?所以我觉得第二个底就是服务贸易的双向归零。

中美之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归零了,难道就到底了吗?没有,它还会牵出第三个底。中美经贸关系中还包括美国的跨国企业在中国设厂,这些企业中的不少在美国经常是亏损的,而在中国的业务是盈利的。一旦中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归零,中美其他的联系是不是也得双向归零?

接着,还有第四个底——如果中美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边经贸和人文交流都归零,下一个底有可能就是和平向战争的转换了。

但是我刚才说中美之间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和平”,所以倒回来推的话,就是这一次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中国不能输,中国只能赢,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关税战,我们不能被美国人打趴下了。

所以大家看到我接受BBC、CNN的采访,他们的记者问,你们中国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的15%,要丢掉这么大一块的出口,中国将面临很大的压力,你们怎么办?——他们有点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