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权与定位系统挂钩:如何实现数字独立?

7月 28, 2025 - 03:15
国家主权与定位系统挂钩:如何实现数字独立?
Array

6月下旬,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些消息,称伊朗已暂停其境内的GPS导航,转而完全依赖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伊朗方面尚未就此发表任何官方声明。

中伊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合作并非新鲜事,近期发生的事件虽然尚未得到证实,但却为未来在该领域的合作打开了大门。

总的来说,这样的消息表明了许多国家目前正在追求的一个总体趋势,那就是数字独立和实现所谓的数字主权,这一趋势最近通过几个项目出现,其中一些我们将在本报告中列出。

伊朗战略转变:放弃GPS,转而使用北斗
伊朗做出了一个决定性的选择,此举对地区乃至全球科技格局都具有重大影响。伊朗关闭了境内所有GPS服务,并正式启用了中国北斗系统。

投奔中国

谈到伊朗与中国的合作,北京于2015年10月允许伊朗使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和授时设备,目的是增强伊朗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能力。

2021年,德黑兰获得了北斗军事基础设施的全面使用权,两国签署了一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根据该条约,两国将在25年内投入4000亿美元。美国太空司令部(SPACECOM)官员去年公开警告伊朗、俄罗斯、朝鲜和中国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这并非巧合。

中国军队转用北斗系统后,就不再依赖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这一转变是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增强技术独立性,减少对西方基础设施的依赖,特别是在导航和军事通信等重要领域。据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报告,北京目前正寻求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该系统的覆盖范围,向表达反西方立场的国家推销该系统,并将其作为美国导航系统的战略替代品进行营销。

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委内瑞拉等国家已开始将北斗系统纳入其军事系统,这有助于减少美国对这些国家作战能力的影响,并限制针对其国防和军事基础设施的制裁的有效性。这一做法增强了这些国家在西方技术框架之外采取更灵活行动的能力,并为其提供了独立的导航和监控工具。

中国正在将北斗系统纳入其2013年宣布的“一带一路”倡议项目,使参与国与中国的基础设施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导航和数据管理领域。正如外交政策研究所的报告所指出的,这种技术依赖在危机时刻可能成为一种战略杠杆工具,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发生潜在冲突的情况下,北京可以在该地区干扰GPS信号,同时保持其军方北斗系统的有效性,从而为其带来决定性的作战优势。

北斗卫星系统并不是GPS系统的唯一竞争对手,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在该领域启动自己的项目。这些项目的主要动机是维护技术主权并确保在紧急情况或军事冲突中服务的连续性。每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优先事项和技术战略,主动发展自己的系统。

多极化

随着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和多极国际体系的出现,这些转变开始体现在长期受美国主导的卫星导航领域。如今,GPS似乎面临着真正的挑战,几十年来,GPS一直是太空导航几乎唯一的标准,甚至其名称已成为该技术本身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这种中心地位开始逐渐减弱。

要了解各国开发替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动机,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GPS起源于冷战时期美国国防部的一种军事工具,由华盛顿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Navstar卫星星座推出。在那个阶段,精确信号仅供军事用途,而质量较低的信号则供民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2000 年,当时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下令取消故意干扰,以便所有人都能以统一的精度享受该服务。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加以及系统在航空、航海和贸易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全球导航系统似乎成为了美国送给世界的“战略礼物”,它免费、可靠、功能多样。但随着冲突和争端的升级,人们对单纯依赖美国体系的担忧日益加剧。

因此,一些国家选择依赖自己的系统,例如欧盟就启动了伽利略系统,这是一个在欧洲航天局监督下开展的独立民用项目。欧洲系统的精度高达20厘米,并且是唯一在民用版本中提供信号验证的系统,这使其更能抵御欺骗企图。欧盟启动伽利略项目是为了拥有一个不受外部势力控制的基础设施,即使是像美国这样的盟友。

在俄罗斯,莫斯科已经恢复了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该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启动,但在20世纪90年代质量下降。如今,俄罗斯军用和民用系统均使用格洛纳斯系统作为主要导航系统,而GPS则被视为备用选项。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伊朗、委内瑞拉等多个国家也依赖格洛纳斯频率,这是俄罗斯通过太空导航技术增强全球存在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战略的一部分。

印度则开发了NavIC系统,覆盖印度及其周边地区1500公里范围内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努力是为了回应美国政府在1999年与巴基斯坦的卡吉尔战争期间拒绝向其提供精确的GPS信号。日本采用了QZSS系统,补充并增强了亚太地区,特别是城市和山区的GPS信号。它主要颗卫星组成,日本正在努力将其增加到7颗卫星。

或许伊朗会借鉴这些先例,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经验,努力摆脱美国技术的束缚,建立独立的导航系统,甚至可能转向利用对其有用的非美国系统。但是,在有机会建立独立系统之前,伊朗如何摆脱美国卫星导航技术并重新获得部分技术主权?

伊朗对通信和导航技术的独立性越来越感兴趣 (欧洲通讯社)

伊朗的尝试

作为其主权防御结构的一部分,伊朗越来越重视通信和导航技术的独立问题。伊朗高级官员多次表达对依赖美国运营系统的担忧,强调需要发展国内卫星广播和导航能力,或从中国和俄罗斯等其他盟友寻求替代方案。

在此背景下,德黑兰认为对GPS的依赖是一种战略弱点,可能在冲突和战争中被利用,并担心与华盛顿的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导致信号被阻断或系统访问受到限制,从而危及重要基础设施和国家安全。

这些担忧解释了伊朗为何努力建立独立导航系统,类似于苏联解体后作为GPS替代品而建立的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

伊朗在该领域迈出了第一步,开发了2016年宣布的本地定位系统“Hoda”系统。但其覆盖范围仍然有限,仅限于国内某些地理区域。然而,实现全面的国家空间系统需要大量投资和持续的技术开发,以便能够为整个伊朗领土提供可靠的覆盖,并随后扩展到更广阔的区域。

2017年,伊朗航天局宣布有意创建国家导航卫星星座,但迄今为止尚未发射任何卫星。针对这一差距,伊朗采取了进口技术支持的措施,其军事和民用机构均已开始支持格洛纳斯系统,并且还与中国达成协议,获取北斗系统信号。2021年初,伊朗驻北京大使证实,伊朗将获得接收北斗信号的权利,允许在伊朗境内使用北斗信号。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GPS,而是更接近于一种利用多个系统而不是仅仅依赖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策略。

随着伊朗不断加强伙伴关系,导航信号源多样化似乎是现实的选择。正在进行的在综合安全系统中使用北斗和格洛纳斯的研究并不意味着伊朗控制了太空或有能力阻止GPS信号,而是意味着伊朗与其他寻求技术独立的国家一样,现在依靠多元化来源来减少对单一技术系统的依赖。正如欧洲EuroStack项目所揭示的,这一趋势在最近一段时间开始蔓延。

技术独立

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对依赖美国技术抱有极大的怀疑态度,尤其是在最近国际秩序发生变化之后,例如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国地位的波动、中国技术的崛起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威胁。这些转变彻底颠覆了欧洲人的认知,将数字依赖变成了一场可能威胁欧洲主权的国家安全危机,在欧盟高级官员眼中,这构成了安全风险,他们谈论这场危机时的焦虑语气与谈论能源和国防安全时一样。

因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技术主权”概念,作为欧洲未来战略的重点。美国商人伊隆·马斯克旗下的卫星互联网服务公司星链(Starlink)在乌克兰发挥的关键作用,给欧洲敲响了警钟,促使欧洲朝着摆脱对美国的真正数字独立迈进。如果美国与欧盟对欧洲安全的看法出现分歧,美国的技术将成为华盛顿向布鲁塞尔施压的武器,这将避免欧盟付出沉重的代价。

为了克服这种技术依赖,欧洲正试图制定一项雄心勃勃的项目,即“Eurostack”。该项目并不主张孤立或完全自给自足,而是寻求逐步重新设计欧洲的数字基础设施,以确保安全、独立且不受非欧洲国家支配,正如《外交政策》杂志的报道所指出的那样。“Eurostack”项目基于将欧洲数字基础设施划分为七个相互连接的层,每个层都不能独立运行。

干扰和欺骗攻击

从技术角度更深入地了解,GPS系统由31颗中地球轨道卫星组成,由美国国防部拥有和运营。这些卫星不断发射计时信号,而接收器(例如智能手机或船舶导航系统中的接收器)依靠从卫星接收多个信号并比较其时间来准确确定地理位置。

也许,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完全停止这些信号的传输,因为卫星仍在地球中轨道不间断地传输信号。但在战争和冲突时期,实际上可以实施的是使用地面或空中的电子战技术来破坏当地区域的信号接收,即所谓的干扰和欺骗行动。

大多数现代设备倾向于整合来自多个导航系统的信号,从而提高准确性并增强可靠性。这一趋势是对日益增长的电子战威胁的直接回应,例如干扰和欺骗活动,这些威胁已在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和阿拉伯海湾等多个地区出现。近年来,针对GPS信号和更广泛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攻击有所增加,其中包括针对欧洲、中国和俄罗斯导航系统的攻击。

针对这些系统的攻击有两种类型。第一是GPS干扰,目的是淹没构成该系统的无线电信号,使其无法使用。第二种是欺骗攻击,可以用新位置的另一个信号替换原始信号。

干扰GPS信号已成为一种相对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战区和敏感的军事基地,因为它被用来避免和分散无人机或导弹的潜在袭击。因此,飞行员要注意那些可能发生此类事件的危险区域,并依靠飞机上的其他导航辅助设备。

在欺骗事件中,会发出虚假信号,从而误导车辆的电子设备,使其错误地计算其位置并向驾驶员发出误导性的方向,这意味着欺骗飞机或轮船内的GPS接收器,让飞行员相信自己身处某个区域,但实际上他并不在那里。

在最近的军事冲突中,例如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就曾使用过这种方法,作为军事手段隐藏行动或迷惑对手的一部分。然而,其影响仍然是局部的,仅限于被干扰或伪造设备覆盖的区域。当信号源停止或超出范围时,原始信号将恢复运行。

因此,从“伊朗关闭GPS服务”的消息来看,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该系统本身的彻底关闭,而是近期战争中伊朗周边地区进行的干扰或欺骗活动。最近的报告显示,这些活动显著增加,尤其是在海湾水域。例如,Windward的数据显示,自6月中旬以来,每天约有1000艘船只的导航信号受到干扰。据路透社报道,一艘油轮的位置数据似乎在俄罗斯和伊朗两个地点之间跳跃,然后又恢复正常航线,这表明该地区存在欺骗行动。

归根结底,如果设备中使用的电子芯片依赖进口,任何国家都无权谈论软件领域的完全技术主权,如果互联网网络依赖外国服务器或卫星,任何国家都无权谈论数据安全。

来源: 半岛电视台 + 电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