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院选举倒计时,日本必须直面这一结构性矛盾

7月 18, 2025 - 09:21
参议院选举倒计时,日本必须直面这一结构性矛盾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致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公开信,宣布美国将自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产品征收25%的关税,该税率比此前宣布的24%还高一个百分点。特朗普也在采访中持续表达对日贸易赤字不满,施压日本政府在汽车进口、农产品贸易等问题上让步。而随着日本参议院选举临近,受制于国内政治议程,日本政府在对美贸易中维持相对强硬的姿态。

据多项民调显示,执政联盟在参议院的预期席位数呈不断下降趋势,若最终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至少50个改选席位、失去参议院多数地位,石破茂政府可能被迫辞职,导致美日贸易谈判停摆。

【文/ 陈佳慧】

一、选举倒计时与日美关税谈判僵局

石破内阁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执政稳定性薄弱的困境。去年9月,石破茂就任自民党总裁兼内阁总理后,10月即宣布进行众议院改选。然而,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在众议院未能赢得过半数席位,石破内阁成为少数派政府。此次7月20日参议院选举,执政联盟需改选议席为自民党52个、公明党14个。

目前,执政联盟需至少赢得50席,方能维持参议院过半优势。此次石破茂将执政联盟赢得至少50个改选席位定为胜负线,远低于需改选席位。可见,6月东京都议会选举惨败、民调持续低迷、政治献金丑闻、通胀压力增大以及对美关税谈判进展不顺等多重问题叠加,执政联盟议席减少已在预料当中。

图片来源:日经中文网[1]

日本民调机构对选举的结果预测也出现分化。日经新闻乐观判断执政联盟“有望过半数”,而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则认为“尚不确定”,《周刊文春》更直接预测执政联盟将“失去多数”。[2]若执政联盟失去在参议院的多数席位,石破政府面临两院少数党局面,“扭曲国会”情况加剧,其政策推行和执政能力将受到进一步削弱。石破茂恐只能引咎辞职、重组执政联盟或者直接解散众议院来突破僵局。

在本次选举中,围绕经济议题的争夺成为各党核心。NHK民调显示,选民最关注的议题为“社会保障及少子化”(29%)以及“应对高米价及物价”(28%)。[3]自民党提出发放现金补贴而非减免消费税来换取民意支持。

根据共同社7日民调,超过一半民众反对向全体发放现金补贴的竞选承诺,选民仍更期待切实的结构性改革而非短期的政治收买。值得一提的是,主张“日本人优先”的极右保守党派参政党有异军突起之势。根据NHK的7月民调数据,其支持率(5.9%)仅次于自民党(24%)、立宪民主党(7.8%)。[4]侧面反映执政联盟在回应年轻群体民意诉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方面的乏力。

《朝日新闻》7月15日报道,日本执政联盟很可能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在日本努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之际,加剧日本的政治不稳定风险。图源:路透社

在同一调查中,8%的选民将“应对美国关税”视作投票时的首要考量。

2025年2月美日首脑会谈后,双方发表《追求日美新黄金时代》的积极声明,日本承诺将安保支出增加至占GDP2%的水平,并将对美投资规模提升至1万亿美元。

但这些举措并未能使日本豁免于特朗普掀起的“解放日”关税冲击。日本是最早启动对美谈判的国家,特朗普也意图将日本打造为“谈判模版”,但进展缓慢,反而迟于英国、中国及越南与美国达成初步框架协议的节奏。至今,美日之间已举行了七轮磋商,部长级谈判仍在继续推进。日美关税谈判僵局也成为朝野攻防焦点。在7月初的NHK参议院选举党首辩论节目中,部分在野党呼吁更积极的应对策略,认为应联合其他经济体共同向美方施压,同时提升日本战略自主性。(表1)


此次美日谈判难以突破的直接原因在于,石破政权的稳定性不足,且叠加参议院选举周期,实质性地锁定了日本在关键议题上的谈判灵活度。

首先,石破茂政治根基不稳,面临自民党支持率波动、派阀政治余波未平等现实挑战,在对外谈判中必须妥善平衡内部政治压力与外交立场。

其次,为争取更多谈判缓冲期,面对美国持续施压,日本立场也趋于强硬。石破茂在公开场合多次强硬表态,将美国对日关税视作“国难”,表示不会轻易妥协,并呼吁选民要支持更加稳定政权来解决问题。强硬立场符合石破茂一贯主张推动美日同盟“对等化”的政策形象,同时也契合日本国内日益升温的对美质疑情绪。根据《读卖新闻》2025年6月30日发布的民调结果,仅有22%的受访者表示“信任美国”,为自2000年相关统计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6]

在此情况下,任何被视为过度让步的举措都可能被视为妥协进而招致强烈的国内反弹,动摇石破政权本就脆弱的执政根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3日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也说表示,日美谈判受到即将到来的参议院选举的限制。[7]

在谈判陷入僵局且90天谈判期限到期之际,特朗普于7月7日向包括日本在内的14个国家发出“关税信函”,重申将对日本进口商品关税升至25%,比最初宣布的24%高出1个百分点;如谈判未果,还可能上涨至30-35%。这实际上将谈判时间延后至选举之后的8月1日,反而为日本争取了缓冲期。

图源:路透社

这一举措并不意外。类似的情形曾出现在2019年美日贸易谈判中,当时为避免影响日本参议院选举,美日双方选择暂缓推进谈判进程,待安倍政权完成选举、赢得稳定多数席位以巩固执政基础后,美日才加快协商,并于当年9月迅速达成阶段性协议。本次谈判中,日本的强硬立场也可视为一项有意为之的“拖延战略”,其核心目标在于将实质性让步推迟至选后,既规避对执政联盟票仓的短期冲击,也为评估他国尤其是中国与美国之间谈判进展,预留政策调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