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请给我的祖国加税吧!”,特朗普的巴西跟班“帮”了卢拉

7月 19, 2025 - 08:43
“美国请给我的祖国加税吧!”,特朗普的巴西跟班“帮”了卢拉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蒂亚戈·诺加拉】

最近几周,西方知名智库和北美主流媒体持续不断地散播对金砖峰会的唱衰言论。其中一个论调就是,金砖的扩员使得成员国无法在重大全球议题上达成共识,中俄两国领导人未能出席峰会,在他们看来,就是证据。

然而金砖国家达成了多项协议,峰会主要成果文件《里约宣言》展现了成员国捍卫多边主义与世界和平的坚定历史性立场。

当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迅速作出反应,威胁要对支持金砖合作议程的国家产品加征10%关税时,这场峰会的国际意义便得到了明证。此后不久,他更是将炮口直接对准巴西,以报复卢拉政府对其盟友雅伊尔·博索纳罗所谓“政治迫害”为由,宣布对巴西产品加征50%关税——这显然是对巴西内政的粗暴干涉。最后,北约领导人公开警告中国、印度和巴西可能因与俄罗斯保持联系而面临制裁风险。这些动向不仅表明北大西洋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性与单边主义正日趋极端化,更清晰地反映出:尽管障碍重重,新型多极化秩序的巩固进程仍在持续推进。

卢拉近日接受CNN采访,强硬表态:巴西不接受任何施压 视频截图

就特朗普对巴西的特定攻击而言,必须将其置于本届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整体战略框架中理解。该战略不仅着眼于遏制中国崛起与全球多极化这一显性目标,更折射出重塑拉美政治力量格局的深层意图——而推动巴西总统领导权可能发生的变更,正是这盘棋局的关键落子。

美国对劳工党政府的敌视由来已久

事实上,美国针对卢拉及其盟友实施政权更迭策略的企图可追溯至多年前。其最成功的尝试当属动摇迪尔玛·罗塞夫政府的统治——尤其在2013年6月大规模抗议爆发后。通过资助鼓吹新自由主义经济议程的反动政治团体及青年运动,美国及其代理人助推了所谓“反腐败”抗议浪潮,为2016年迪尔玛遭弹劾铺平道路。与此同时,同样受美国势力支持的“洗车行动”借违法滥权调查(后经证实存在欺诈与非法行为)重创巴西石油公司,摧毁多家大型建筑企业,最终导致卢拉锒铛入狱。

彼时,美国民主党政府试图通过扼杀拉美地区组织(特别是将美国排除在外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和南美国家联盟)来终结所谓“粉红浪潮”——即拉美地区左翼及中左翼进步政府的崛起。奥巴马政府正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多边协议,企图以美国主导的、贸易自由化的“开放地区主义”新模式取而代之。

一切似乎按计划推进:无论是针对曼努埃尔·塞拉亚(洪都拉斯)、费尔南多·卢戈(巴拉圭)的传统政变,还是对迪尔玛·罗塞夫(巴西)的“软政变”;毛里西奥·马克里在阿根廷选举中击败基什内尔主义;后查韦斯时代的委内瑞拉陷入政治经济危机——这些都被视为该战略得逞的征兆。

然而北大西洋资本主义体系的结构性危机很快反噬美国本土。特朗普意外击败希拉里当选总统,使那些期待美国重塑全球及地区多边秩序的盟友陷入孤立。取而代之的不是多边主义复兴,而是单边主义狂潮与全球极右翼政治运动的强化——其中许多甚至挑战本国传统保守势力——最终酿成英国脱欧、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等戏剧性局面。

在拉美地区,传统新自由主义阵营陷入尴尬境地:毛里西奥·马克里不得不为过早公开支持希拉里道歉;政变上台的巴西特梅尔总统彻底失去外交政策方向;当地反动右翼的激进派则获得美国政府更露骨的资助,用以巩固其势力。

美国操纵美洲国家组织和利马集团【1】,在委内瑞拉扶植傀儡胡安·瓜伊多自封“临时总统”的同时,强化对委内瑞拉和古巴的制裁与经济绞杀,企图扼杀玻利瓦尔革命。“法律战”也成为颠覆进步领导人的工具,针对拉斐尔·科雷亚(厄瓜多尔)、埃沃·莫拉莱斯(玻利维亚)、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阿根廷)等人的政治化司法诉讼频发。2019年玻利维亚发生肮脏政变,在美国直接支持下(甚至得到埃隆·马斯克等亿万富翁公开纵容),埃沃·莫拉莱斯被迫下台。

就美国对玻利维亚的政变,马斯克在X回复称:我们想让谁下台就让谁下台!不服憋着 Twitter截图

正是在此背景下,巴西既成事实地维持了对卢拉的非法监禁,而雅伊尔·博索纳罗在特朗普战略师史蒂夫·班农明确支持下意外当选。博索纳罗政府集结了巴西右翼最反动极端的势力:从“芝加哥男孩”保罗·格德斯出任经济部长,到主导“洗车行动”、负责卢拉冤案的偏颇法官塞尔吉奥·莫罗(其缺乏公正性早已昭然若揭),其执政团队与支持者中更充斥着大量现役及退役军官,其中多人公开为巴西军政府(1964-1985)辩护。

不容忽视的还有追随哲学家奥拉沃·德卡瓦略的极右翼阴谋论者——这位侨居美国的理论家通过网络课程鼓吹巴西右翼必须反击国内“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蔓延,其门徒包括外交部长埃内斯托·阿劳若,此人推行的灾难性外交政策严重损害了巴西与多国的政治经贸关系。

卢拉回归与新政府的矛盾挑战

历史进程再次打破了美国与拉美保守势力间的默契。2021年拜登当选后,其民主阵营与特朗普派极右翼的国内对立加剧,促使美国调整对拉美政策。之前民主党人旨在推翻所有左翼政府(无论其多么温和),而拜登当选之后则优先削弱特朗普主义在该大陆的盟友。拜登政府与博索纳罗当局关系迅速恶化绝非偶然。与此同时,巴西因抗疫政策失当沦为全球新冠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政府支持率暴跌;紧缩政策加剧社会动荡,贫困率与极端贫困率攀升;工业部门饱受意识形态化外交政策(仅偶尔闪现务实姿态)的伤害;甚至保守派中产阶级也纷纷反对科学否定论与极右翼的专横行径。

极右翼在巴西的准霸权就此崩塌。卢拉凭借无可争议的号召力团结多元力量,自证清白并揭露针对他的司法构陷——这场阴谋的终极目标实为摧毁国家主权与发展道路。

获释后,卢拉立即领导广泛民主阵线迎战2022年大选。在工会、社会运动、中产阶级乃至资产阶级重要派系支持下,他与昔日对手杰拉尔多·阿尔克明组成巴西总统选举史上最广泛的联盟(后者作为副总统候选人,象征着各种异质力量在反对博索纳罗野蛮的新自由主义上的团结)。极右翼虽以微弱差距败选却拒绝承认结果,最终在2023年1月8日发动未遂政变,暴徒冲击巴西利亚行政、立法、司法机构总部,同时煽动军队夺权。

卢拉重返政坛与左翼重掌权力,固然与其卓越的民众动员能力密不可分,但胜利的核心政治因素超越单纯民意支持:正如他的前两任期那样,关键在于构建涵盖中产阶级保守派、工业与金融资产阶级利益的广泛阵线。选举期间形成的团结在反政变斗争中进一步强化——甚至包括曾支持博索纳罗的群体。然而这种共识正逐渐松动。

政府中的左翼核心始终致力于恢复国家干预主义与福利职能,通过发展主义经济政策推动社会公正的增长。这必然涉及财富再分配与抑制上层资产阶级(尤其是金融资本)的超额利润。而联盟中的保守派则将维持经济正统性作为执政底线:支出上限、财政责任、不触动劳资结构的模式。与此同时,国会形成由博索纳罗支持者与机会主义反动派组成的保守多数派。主流媒体(尤其环球集团Rede Globo)虽因厌恶博索纳罗在大选中支持卢拉,却迅速转向批评卢拉政府多项关键内外政策。

由此形成的政治格局充满矛盾:一方面,劳工党主导的务实议程使国家运作能力复苏,经济增长、社会计划重启、负责任且具普遍性的外交政策成为卢拉第三任期标志;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桎梏直接源于难以突破新自由主义约束(支出上限、正统经济政策、央行自主权及超高利率),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个脆弱而异质的联盟框架内。

2024年市政选举中,传统右翼与博索纳罗派极右势力在州府与大城市的压倒性胜利,使2026年巴西大选的政治光谱与预期持续右转。而2024年11月特朗普在美国的胜选,更通过资金、政治与后勤支持显著增强了巴西反动势力的力量。

与此同时,对2023年“1·8未遂政变”的调查取得突破:博索纳罗及其核心圈子,甚至部分军方人员不仅涉嫌政变阴谋,更可能策划刺杀卢拉总统、阿尔克明副总统及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亚历山大·德·莫拉伊斯。联邦警察与最高法院联合调查揭露了秘密会议、政变草案、策反高级军官及博索纳罗执政时期巴西情报局(ABIN)的非法监控行动。

2023年年初巴西卢拉总统就职后,1月8日发生巴西版“国会山”冲击事件

随着博索纳罗被裁定无资格参选2026年大选,右翼陷入候选人纷争。其子爱德华多·博索纳罗辞去议员职务赴美,与特朗普共谋恢复其父参选资格的策略。而博索纳罗主义中的务实派开始与传统右翼结盟,支持圣保罗州长、前博索纳罗内阁成员塔西西奥·弗雷塔斯竞选。最新民调显示卢拉政府支持率显著下滑、右翼在各选举情境中前景看涨,更为两派势力注入强心剂。

反极右翼投降主义的广泛民族阵线正在建立

正是在这一历史关头,唐纳德·特朗普与爱德华多·博索纳罗合谋,决定直接干涉巴西内政。效仿其全球威胁与干预的傲慢做派,他宣布对巴西钢铁征收50%、铝制品25%的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这些以“国家安全”和“不公平竞争”为借口的制裁,实则充满政治算计——旨在撕裂使卢拉与劳工党在2003、2006、2010、2014及2022年多次胜选的核心联盟:即左翼领导的民主-民众阵营与受政府广泛阵线及新发展主义政策吸引的巴西资产阶级之间的同盟。

如之前所述,这个联盟本已日渐松动:政府不仅逐渐疏远主要企业联合会、行业协会和工商业团体,也失去了曾在国会谈判中支持卢拉的私营媒体巨头与保守政党。特朗普与博索纳罗派盘算着,通过重创对美出口(这些行业赖以生存和获取超额利润的生命线),将彻底撕裂两极联盟,促使巴西精英阶层形成统一阵线,以恢复博索纳罗参选资格作为全面修复巴美经贸关系的交换条件。

这一误判堪称荒谬绝伦。博索纳罗派为讨好主子竟赴华盛顿请求制裁祖国的投降行径,瞬间点燃了巴西人民真挚而深刻的爱国情怀。社会运动与民众组织涌上街头,占据保利斯塔大道三个街区,既捍卫国家主权抵抗美国干涉,又重申社会公正诉求——如卢拉近期提出的加强对超级富豪征税的提案。

曾与政府疏离的巴西资产阶级如今与卢拉及内阁部长们坐到了一起,共同应对特朗普主义的攻击。国会中,博索纳罗的死忠分子陷入为美国制裁辩护的荒谬孤立境地,甚至将最保守的议员推向政府一方。最终,最具影响力的私营媒体集团也表态支持卢拉对抗美国威胁:《圣保罗页报》发表社论谴责博索纳罗派的投降主义;环球集团旗舰新闻节目《国家日报》为卢拉提供向全民直接发声的广阔平台。最新民调显示:政府支持率显著回升,博索纳罗及其盟友声望暴跌,卢拉在2026年大选各类情境中的胜算大幅提升。

卢拉的民调支持率上升

整个过程暴露出特朗普侵略性外交政策的严重局限。他企图在拉美强推政治社会力量的保守主义重组:借“新冷战”辞令来施压各国,削弱对中国的合作(如威胁巴拿马政府“若中国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影响不缩减,将武力夺回控制权”);同时对进步政府实施隐蔽破坏,升级政权更迭、经济扼杀等手段,并肆意扶植反动极端势力。哥伦比亚近期披露,白宫接触前外长阿尔瓦罗·莱瓦以协助执行对现任佩特罗总统的政变,便是明证。

但美国战略决策层似乎不愿承认过去几十年全球政治经济力量关系的演变。尽管巴西部分产业仍依赖美国市场,但自2009年起中国已成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巴西普遍主义、实用主义外交使其能将出口分散至全球替代市场。巴西外交部已启动谈判,在巴西贸易投资促进局(ApexBrasil)技术资金支持下,将受影响出口转向亚非拉市场。

与绝大多数拉美领导人(或许除了哈维尔·米莱这类美国傀儡)一样,即便巴西资产阶级最保守的派别也不愿屈从华盛顿的反华压力,更遑论攻击巴西参与金砖合作。面对赤裸裸以经济威胁干涉内政的行径,他们毫无屈服之意。在此背景下,卢拉宣布可能根据《经济互惠法》实施对等贸易制裁——该法案曾为保护民族工业免受歧视性待遇而启动,如今获得国会、商界和霸权私营媒体支持推进。

需特别强调:不同于北大西洋发达国家及其盟友,在拉美乃至全球南方,民族主义与爱国力量绝非排外或法西斯主义,而是反抗帝国主义对主权的侵犯。整个20世纪,拉美各式民族-民众运动(汇聚不同社会阶级的异质力量)都体现了这种时而不稳定却真实存在的团结,共同抵抗美国对其“后院”的干涉。

特朗普及其巴西极右翼跟班挥舞“大棒”的威胁,反而违背其狭隘利益,强化了卢拉领导的民族统一战线。凭借这个联盟的支持与巴西民众组织运动的力量,无论通过政变手段还是2026年大选使巴西屈从华盛顿意志的图谋,终将失败。

世界正稳步迈向多极化,急需构建基于各国和平互助的国际秩序。巴西无疑将继续参与这一进程。在卢拉与领导广泛阵线的民主-民众组织引领下,那些呼吁制裁巴西的叛国者将面临历史与巴西人民的无情审判——毕竟他们敬礼的旗帜并非绿黄相间的巴西象征,而是蓝底缀五十星的美利坚合众国旗:一个从未认同我们对主权、发展与社会公正渴望的帝国标志。

注释

【1】1985年7月29日,秘鲁、巴西、阿根廷、乌拉圭4个拉美国家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会议,成立了“支持孔塔多拉集团阵线”,即利马集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